嬰兒時期特別是新生兒,出生之後第一天解出的墨綠色黏稠狀似海苔醬的大便,稱為「胎便」;之後四到五天顏色漸漸轉淡,稱為「轉型便」;再之後,轉成黃褐「奶便」。
新生兒的胰臟功能尚未成熟,對脂肪和澱粉的消化能力較差,胃腸蠕動較快,特別是餵母乳的寶寶,大便通常呈現較稀的金黃色便,次數甚至可以達一天五、六次,但每次的量不會太多。到了三、四週大之後,喝母乳嬰兒的大便可能會減少,甚至到數天一次,但此時的大便應該還是軟的才屬正常;而後再漸漸恢復成正常大便的次數。
*大便的形狀及顏色-與吃奶的種類有關
- 吃母奶的嬰孩-大便金黃色、散開來未成形、顆粒細小。
- 吃配方奶粉-大便較易成形、成條(如S-26、能恩、優生及其他含鐵奶粉,綠色大便)。
- 剛出生新生兒常常邊吃邊解便,此種情形,較易發生在吃得較多的小孩,因為新生兒口、胃、大腸反射較快,有時上面嘴巴在吃奶,下面腸子開始蠕動,加上腸胃道內某些酵素未成熟,所以一些沒有消化的
物質,即帶著一堆水分解出來。大約在寶寶出生後3-4星期,此種情形可獲得改善。